blog

bloggerads

贊助

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

康美斯重油乳化設備 節能

康美斯重油乳化設備 節能

康美斯重油乳化設備 節能
康美斯重油乳化設備。圖/業者提供
全球環保意識抬頭,國內廠商康美斯綠能科技從工業鍋爐常用的重油及柴油下手,研發重油(柴油)乳化設備,整合各種機械物理方式,將燃油與水完全混和,使油料能完全燃燒,提高燃油效率,能替廠商節省至少10%~25%燃油使用量,目前該公司重油乳化設備已用至染整、環保業者等工業用鍋爐中,今年還推展至烏克蘭電廠,有效降低企業能源支出。
摒除市場上必須添加乳化劑的做法,該公司乃是利用各種物理機械的方式,將油(81.5%)與水(18.5%)完全混和,形成油包水的微小顆粒,混和後的然燃料送進鍋爐燃燒時,水沸騰產生蒸氣衝破外層油膜,產生二次霧化的現象,使油料能燃燒完全,根據研究報告指出,乳化前與乳化後熱值分別為9711(cal/g)及9440(cal/g),兩者相差無幾,但卻可以節省至少10%~25%燃油使用量。
此外,由於重油為原油加工裂解後塔底的殘留物,熱值雖然高,但瀝青質及含硫量也高,若燃燒不完全,容易造成黑煙及廢氣排放,如懸浮微粒、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空氣汙染,利用乳化技術後,使油料完全燃燒,也能降低黑煙排放,減少空氣汙染,同時也能延長系統設備壽命。
該公司總經理莊曜鴻表示,就以大康染整廠為例,該公司使用康美斯重油乳化設備之後,產能從原本每公升重油產生9碼布大幅提升至每公升生產13碼布。由於節能效果卓著,今年還引發烏克蘭電廠關注,並大量下單,烏克蘭業者表示,該機台不但能替電廠節能大筆能源開銷,同時也更環保。(工商時報)

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

廢水廢氣養殖微藻 垃圾變黃金

廢水廢氣養殖微藻 垃圾變黃金

更新: 2015-05-19 8:16 PM    標籤: 微藻, 生質燃料

【大紀元5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19日電)屏東科技大學教授蔡文田帶領團隊,研發「微藻養殖系統-生質柴油產製系統」,利用畜牧廢水、工廠廢氣中的二氧化碳養殖微藻,微藻可製成生技醫藥及生質燃料,商機無限。
生物資源研究所教授蔡文田指導的跨校研究團隊,歷經5年研發的「微藻養殖-生質柴油產製系統」,獲「2014全國能源科技創意實作競賽」技專院校最佳成績,研究成果今年開始在國內外引起學者、業者的注目。

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澱粉製尿布 垃圾危機有解了

2015-01-14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紙尿布含塑膠成份不能燒,丟棄量更驚人,已成了地球環境恐怖的「白色污染」,台灣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博士生謝炎儒提出新解,用玉米、番薯等澱粉製成的「生質塑膠」取代傳統化工塑膠,讓紙尿布可分解,化解全球垃圾危機。
  • ▲台大博士生謝炎儒(右)日前獲美國國際美洲大學(IAU)研究學院院長(左)頒發「國際傑出發明家博學博士」證書。 (謝炎儒提供)
    ▲台大博士生謝炎儒(右)日前獲美國國際美洲大學(IAU)研究學院院長(左)頒發「國際傑出發明家博學博士」證書。 (謝炎儒提供)

玉米、番薯取代塑膠 謝炎儒奪發明獎

全球每天製造六千公噸的臭紙尿布,光台灣人一天就棄置兩百萬個紙尿布;謝炎儒說,紙尿布對生態污染相當嚴重,世人卻未重視。一般紙尿布的吸水層、黏貼處都含有塑膠,加上數量龐大,燃燒會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掩埋又要花四百年時間才能分解。
對綠能、環保有興趣的謝炎儒說,既然問題出在塑膠,決定從材料下手;靈機一動,將從植物澱粉萃取、精煉而得的生物可分解聚乳酸(PLA,生質塑膠),取代傳統的化學合成塑膠(PET等),運用在紙尿布上,發現其防水、透氣等性能俱全,也符合廠商加工印刷需求,強韌度還比PET高。

碳排量可減半 盼政府補助業者生產

謝炎儒透過材料學理分析,PLA比起PET,估計不僅每公斤製程耗能可降低約一萬兩千kcal/kg(千卡/公斤)卡路里耗費的熱量,碳排量亦減少一半;只要在足夠濕度、氧氣及微生物的環境下,不用多久就能被分解成自然元素。該學理發明在「二○一三年台灣創新發明競賽」中,拿下學理組金牌獎。
但PLA與PET存在價差,一般塑膠每公斤成本不到一美元;PLA即使經過市場規模,每公斤仍恐需二美元,且價格起伏不穩。
謝炎儒說,目前的研發品尚未經過市場評估,但在美國等國都有四成以上民眾願意支付較高的價格購買環境友善產品,希望政府能制定政策推廣,如補助業者以PLA生產紙尿布,幫地球、下一代買一份「綠色保險」。

2015年1月8日 星期四

國內首部 吸二氧化碳發電

國內首部 吸二氧化碳發電

2015-01-08 04:20:33 聯合報 記者蔡孟妤/高雄報導

繼美國之後,高雄輔英科技大學研發團隊,成功研製國內第1部超臨界二氧化碳渦輪發電系統原型機,只要有二氧化碳和熱源就能發電,可將工廠廢熱再利用,轉換成潔淨動能,可望掀起一波發電系統新趨勢。
美國2011年宣布研發出一種新的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Brayton)循環氣渦輪機,高效率、無汙染、體積小等特性,成為世

輔英科大研發總中心主任賈澤民率團隊,研發出國內首台超臨界二氧化碳渦輪發電系統原型機。 記者蔡孟妤/攝影


界熱機循環發電技術的標竿。輔英科技大學研發團隊,在經濟部經費協助下,成功研製出國內首部同原理發電系統。
率領研發團隊的輔英科大研發總中心主任賈澤民表示,這種新渦輪機可將熱電轉換效率提高多達50%,加上體積小、不會鏽蝕,維護成本相對較低。
這套發電系統原理,是先讓二氧化碳在超臨界狀態下密度達400倍,再利用工廠廢熱、地熱、太陽能、生質能及核能等熱源,將二氧化碳加溫加壓後衝擊渦輪,達到發電目的。系統只要攝氏150度就可運轉,溫度越高,效能越高。
賈澤民說,這套系統可運用在工廠上,很多工廠每天排放大量廢熱,其實都可用來發電,不但解決工廠廢熱回收問題,還可再利用,成為新的潔淨能源。
他並表示,美國當初花了7、8年時間,投入千萬美元經費才研發出來,他們花了半年,用經濟部補助的100萬台幣,打造出國內首部同型機,雖然原理一樣,但構造有差,希望有更多經費挹注開發,讓系統越來越精良,發電效能越來越高

face